当前位置:首页 > 大学堂动态 > 教育培训
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高端圆桌会议在厦门举行
2021-07-22

1.jpg

厦门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厦门火炬大学堂常务副校长庄荣良先生在会议期间会见了与会领导和嘉宾。

(图片来源:厦门火炬大学堂)

  7月22日,厦门火炬大学堂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携手,围绕“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主题举办高端圆桌会议。厦门火炬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厦门火炬大学堂常务副校长庄荣良先生在会议期间会见了与会领导和嘉宾。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总经济师眭国瑜女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主任易靖韬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唐鑛教授等领导和嘉宾出席。

2-1.png

2.png

“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主题高端圆桌会议现场。

(图片来源:厦门火炬大学堂)

  厦门火炬大学堂执行副校长付敬先生和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高管教育中心副主任陈金炳先生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会议。厦门火炬高新区产业联合会是本次会议的战略合作伙伴;作为协办方,中科云粮(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为会议召开给予了支持。

3.jpg

厦门国家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总经济师眭国瑜女士致辞。

(图片来源:厦门火炬大学堂)

  在致辞时,眭国瑜总经济师说,全球正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已进入“十四五”,乘势而上迈向现代化新征程,发展态势呈现“数字化,绿色化和高端化”深度融合的局面。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福建在全国居于领军地位。最新报告显示,福建已经和北京、上海等省市并驾齐驱,位于我国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方阵。而厦门作为福建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正主动拥抱数字时代,建设数字中国示范区。

  因此,本次会议以“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为主题,围绕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展开深入探讨。她期待借此深化人大商学院与厦门火炬高新区和厦门火炬大学堂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厦门火炬高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领厦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4.jpg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主任易靖韬教授致辞。

(图片来源:厦门火炬大学堂)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数字经济与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主任易靖韬教授在开幕致辞中介绍了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

  他指出,中国人民大学起源于1937年抗日战争烽火中创办的陕北公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具有强烈的“红色基因”,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

  他强调,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致力于“成为最懂中国管理的世界一流商学院”,将“数字化转型与组织重构”作为学术研究、案例开发和人才培养的新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将努力跟领先企业保持密切合作,提炼总结出最适合中国企业的转型路径和变革方法,并对管理理论进行升华和创新,以更好地赋能中国企业,进而为世界管理学的发展和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未来与厦门火炬高新区的优秀企业加强交流、深化合作。

5.png

 

5-1.png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唐鑛先生和厦门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执行总裁栾江霞女士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

(图片来源:厦门火炬大学堂)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唐鑛先生和厦门美亚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执行总裁栾江霞女士先后发表了主旨演讲。

  唐鑛教授指出,近年来企业发展的政商环境、技术场景、思维场景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字时代的生态法则已经变成开放、繁荣、数字化、智能化,数字经济时代企业活下去的三条理念:第一、做大产业比做大自己的份额更加重要;第二、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第三、全生态圈的利益分享,一定不要吃独食。

  他认为,随着情景化场景化数据积累的丰富,以及对数据处理、价值挖掘和呈现技术的完善,决策及管理中对个人经验、以往原则的依赖会越来越少。组织的竞争力将体现在对各种情景化场景化数据的采集能力和拥有量方面。

  栾江霞总裁提出数字化转型是互联网时代,企业重塑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通过数据中台的建设进一步实现智能化,从而建立完善的数据资源目录,形成对数据充分有效的治理,释放数据资产红利,赋能企业经营决策,提升企业内部效率,形成数字化战斗力。

 

  但同时,栾总也指出数字化转型是把双刃剑,面对变革的一体两面,需要决策者拥抱变化,把握机会,直面挑战,善用数字转型的工具,方能赢取数字经济的红利。

 

  在圆桌讨论环节,来自各企业、机构的十位嘉宾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就组织重构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享了观点。

 

6.png

 

6-2.png

 

来自各企业、机构的十位嘉宾在圆桌讨论环节发表观点。

 

(图片来源:厦门火炬大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