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高新技术企业声誉管理意识、加强应急管理和舆论引导能力,厦门火炬大学堂特邀中国公共关系协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董关鹏教授,于7月14日作题为《全媒体时代企业应急管理与舆论引导》的专题授课。

董教授从5G全媒体时代的舆论新特征入手,深刻剖析了当前企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他说,闽商过去一直都很低调务实,但在“元宇宙时代”,企业家不能再只注重做事而忽视发声,而是要积极地“边做边说”“既要做好,也要讲好”,让自己的行动和声音与开放、透明、公开和法治的新环境相适应、相协调。他激励高新区企业家要敢于创新、勇于尝试,拥抱包括ChatGPT等在内的一系列新技术,全面提升企业的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董教授认为,企业要想在新时代舆论场脱颖而出,必须维护好“八大关系”(政府、社区、行业、客户、员工、法律、投资、媒体);舆论不单是由媒体说了算,而是由八大关系的各方共同决定。他说,我们不能再通过传统的媒体发稿来“批发”信息,而应根据八大关系和每个关系下的具体受众来“零售”沟通和传播,赢得360度全方位信赖。
董教授结合众多网络热点事件及国内外舆情处置案例,建议高新区企业家建设“话语体系”“叙事体系”和“技术体系”,不断提升新媒体素养,保证冷静、客观和智慧地应对舆情。他认为,公众不容易亲眼看到大家的企业是怎样的,但如果企业有自己的新媒体矩阵,持续不断提供正向信息,就能让公众和媒体逐渐了解和认可企业,这也是“声誉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面对突发事件初期的舆论压力时,应以‘少量多次高频率、小步快跑不失语’的滚动式回应完成舆论引导。”董关鹏说。他多次强调,个人智慧难超团队力量,集体智慧永远好于个人现场发挥,企业平时就要做好口径管理,至少得有30个话术包和50个口径库。他推荐企业家们用四步准备口径库——业务部门起草,负事实和专业责任;法务专家修订,务求合法合规;传播专家润色,力争“升温度”和“降难度”;主要领导签发,负政治责任和全局责任。
现场演练
当天下午,战略领导力班企业家们分为四组,在董关鹏教授的带领下展开实战演练。董教授通过灯光实景搭建、音视频配合等手段,用模拟媒体发问、小组互评等方式,深度还原“一对一访谈”、“新闻发布会”等舆情应对场景,并就各组代表的现场表现进行逐一评析与指导。
此次专题授课系优秀企业家战略领导力项目2023年春期班模块三的内容之一,同时大学堂也邀请了厦门市政协、金砖办、厦门火炬高新区机关和委属单位、厦门市企业和企业家联合会、厦门火炬高新区产业联合会、中华儿女理事会、厦门火炬大学堂战略合作伙伴和校友企业等单位的代表莅临听课。